2006年10月25日,星期三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十五版:旁听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一个70后特警的长征

  一条长路,成就一个光荣梦想;一个集体,创造一段伟大历史。
  长征,穿越70年历史沧桑,至今,依旧让人怦然心动。
  一个出生在70年代末期的杭州特警,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,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足迹,用自己的双脚丈量了当年的奇迹。
  一样的征程,不一样的故事。他怀揣梦想,试图完成一段历史与另一段历史的对话。
  特警傅志锋的长征路,留给他的精神财富是:新时期的人民警察,要以长征精神,恪尽职守地为人民服务。
  他的经历也告诉我们,没有比脚更长的路,没有比人更高的山。

  能有幸成为这支队伍的一员,我得感谢同事们的支持和鼓励,他们主动为我分担了这一个多月来的工作,让我顺利地走完长征路。
  由公安部组织的“人民警察重走长征路”活动,计划从今年9月4日从江西瑞金出发,10月7日抵达陕西延安。我们历经赣、湘、贵、川、黔、滇等9个省区,沿途参观了湘江战役、红军翻越夹金山、会宁会师等20多个革命纪念馆和革命战斗遗址,看望了刘嘉祁等7位老红军,还与当地公安民警进行了交流和联欢等活动。我们的队员来自全国21个省市地区,有15个警种,共32名警察,且都是来自基层的普通民警。
  说实话,像我这样70年代末出生的人,长征的故事只有在书本和影视剧中接触过。所以,得知这次公安部的活动消息后,我觉得一定要报名参加,这是一次多么宝贵的机会啊!于是在杭州特警支队的推荐下,我报了名。
  从报名的那天起,我就开始为此准备了,尽管当时我还不知道自己能否入围。我每天加大训练任务,以确保有良好的体力顺利走完长征路。我还购买了许多有关长征的书籍和资料,了解那个时期先烈们的事迹和党的重大历史事件,以便在重走长征路时,能体会更深。8月底,我终于得到了振奋人心的消息,我被选中了。
  35天的征程,一晃眼就过去了。一路走来,我一直被感动着,尤其是和当地民警一对一地开展对口业务交流时,透过老区同行们朴实的话语,我深切地感受到老区战友们守土有责、爱岗敬业、甘守清贫的精神面貌,领悟到了人民警察实实在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。
  回到单位的这些天,我一直在想,作为一名新时期的人民警察,我要如何做到忠诚可靠、秉公执法、英勇善战、无私奉献,这是我的长征路带给我的思考和精神财富。

  南昌报到后,总指挥根据队员的基本情况,把我们分成3个大队,并指定了3名临时大队负责人,同时以大队为单位组建了3个临时党小组。我们戏称,这就像毛泽东同志当年率领部队到达永新三湾,进行了著名的“三湾改编”一样。
  9月8日,我们接过老红军刘嘉祁的队旗后,正式出发了。
  刚出发几天,队伍中就出现了散漫的苗头,尤其是队伍到了驻地后,有几名队员没有请假便单独出去了,这引起了指挥部的重视。
  经过召开会议,查摆问题,大家认识到了这样做是不对的,要是红军当年都这么悠闲、不守纪律,还能打胜仗吗!于是各大队召开党小组会议进行总结,从制度上杜绝了散漫现象的蔓延,促进了队伍的团结进步,为我们之后胜利到达延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  因为这个总结会是在遵义开的,大家都称之为“新遵义会议”。
  要说到艰苦,过草地的经历可让我终身难忘,这可不是常人能够想像的困难,现在想起来我还有些后怕。
  那天,正好是10月1日,我们来到位于四川红原县瓦切乡的日干乔大沼泽,准备徒步穿越。日干乔大沼泽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湿地——若尔盖湿地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海拔在3300—3500米之间,沼泽地天气变化无常,即使是仲夏季节,也时而寒流滚滚,时而暴雨倾盆,狂风、冰雹随时可见。
  早晨我们从驻地出发时,天空下着小雨,气温很低,穿上毛衣还觉得寒气逼人。9点过后天气忽然变晴,湛蓝的天空中漂浮着朵朵白云,驱车在茫茫草原中,一望无际,让人心旷神怡。9时30分,我们到达目的地,在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字“红军长征走过的大草地”的石碑前,举行了简短的出发仪式后,就肩背行囊,举着队旗向大草原挺进。
  刚开始时,行走在草原上的新鲜感让大家兴奋不已,唱着雄壮的革命歌曲大步前进。行进了10分钟后,草地慢慢地开始湿润起来,有的地方还出现了积水,我们只好从一个草甸跨到另一个草甸跳着走,不时有队员不小心踩到水里。为了方便行走,队员们纷纷脱去鞋子,赤脚前进。虽然阳光普照,但积水依然冰凉刺骨。越往草地深处,积水越多,还遍布沟壑。大家都慢下了脚步,相互搀扶着小心往前走。
  其间,有个随行记者准备跳过一条小沟,到对岸拍摄一个镜头,不料,跨过去的右腿深深地陷入了对岸的沼泽地里,他试图挣扎,却越陷越深,水很快就淹到了腰部。大家见了连忙大声呼喊:“千万别动!”后来在众人的用力拉拽下,他才得以脱身。经历此险后,我们都感叹当年红军过草地时的艰难。

  回来这么多天了,老红军吴和满的形象一直在我眼前浮现。
  那是在宁夏固原,我们集体去探望了95岁的老红军吴和满。吴和满出生在江西省修水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,他清晰地记得当年参加红军的日子:1930年6月25日。那年,他18岁。
  当队友为他别上“人民警察重走长征路”的队徽时,吴和满老人苍老的脸上洋溢着幸福。
  “红米饭(那个)南瓜汤哟咳罗咳,挖野菜(那个)也当粮罗咳罗咳,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,餐餐味道香味道香咳罗咳……”岁月荏苒没有磨去老人对那段不平凡历史的记忆,他断断续续地哼起了那首脍炙人口的红色歌谣《红米饭,南瓜汤》。
  老人记忆力很好,只要一说起跟毛主席打仗的往事,就停不下来。
  1934年,中央红军开始长征。因作战勇敢而成为红一方面军第三军排长的吴和满跟随部队,渡赤水、抢金沙、爬雪山、过草地。吴和满说,长征初期红军困难重重,特别是湘江之战,“死的人那个多啊,满江都是。”提起那场血战,95岁的老人还心有余悸。
  吴和满抬头望着某个遥远的地方,久久地沉浸在回忆中。1935年10月,为拦截红军翻越六盘山,国民党在六盘山下布下大量兵力。在宁夏西吉县马莲川一战中,一颗子弹从吴和满的腮帮子打进,另一颗子弹打穿了他的右腿,他当场昏死过去。醒来后,战场上尸横累累,空无一人,他艰难地爬进一个隐蔽的山洞。后来一位上山割草的老汉发现了昏迷中的吴和满,将他背回家中救治……吴和满奇迹般地活了下来。
  伤愈后的吴和满,和大部队失去了了联系,流落到固原,一呆就是71年。之后他打长工、放牲口、做木匠。如今,吴和满跟孙子、孙媳从山上搬下来租住在固原市郊两间不足40平方米的低矮房子里,日子过得有点艰辛,但他很知足,他说比起牺牲了的战友,他幸福多了。吴和满的家门前是一条铁路,他常默默地坐在门口望着疾驶过的列车。我了解到,老人一直有个心愿——回江西老家看看。
  老人想家了。

  我们的长征路上也不乏浪漫故事,我们的一个队员还在过草地前举行了一场婚礼呢。想起来真有意思,呵呵,要是我有这样的机会,该有多好啊。
  10月1日上午,我们给队友黄曼和她的心上人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婚礼。黄曼是四川省绵阳市公安局涪城分局的民警,她热情、活泼,被我们称为“百灵鸟”,她的心上人叫袁泉,是人民解放军某部的参谋。
  之前两人因为工作的原因已经推迟了婚期,当“人民警察重走长征路”组委会领导得知,黄曼为了报名参加这次活动再次推迟婚期后,便决定在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字的“红军长征走过的大草地”的石碑前,为两人举办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婚礼。
  在红原骑警的护卫下,新郎袁泉骑着战马迎娶新娘。
  “要想娶我们美丽可爱的黄曼,那可得先闯关。”我们长征队员们排成3排,设了3道难关。第一关是关于“长征”的知识问答,第二关是跟女队员对歌,第三关是从6个头盖红布的女队员中挑出真正的新娘。答对了,队员让路;答不对,罚酒。在队友好心地帮助下,袁泉终于挑出了美丽的新娘。两人骑着骏马,来到周恩来当年题词的石碑前,接受队员们的祝福。
  证婚人在他俩的婚礼上说,这块草地是我们红军长征最具有代表意义的一个地方,今天,我们“人民警察重走长征路”队伍经过这里,举行这样一个庄严的、神圣的、幸福的、喜庆的、充满希望的婚礼,它象征着一种承诺,不仅仅是军人对警察的承诺和警察对军人的承诺,而是人民警察、人民军人对党、对祖国、对人民的一个承诺。
  这段话一直被我深深记在心里。

  主持人的话 
  这是一个名为“旁听”的栏目,特别推出“听你的人生故事”。或许你的故事特别坎坷,或许你的故事特别感人,或许你的故事给人启迪。一个故事,一段人生。心情热线:85113675,你的故事,有我在听。